东北航空护林中心 > 科技文苑

兴安的空中卫士 林海的扑火尖兵

兴安的空中卫士 林海的扑火尖兵

塔河航空护林站发展历程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4月28日讯  

塔河航空护林站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几经搬迁,走过了坎坷不平、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其前身为呼玛航空护林站,始建于1955年,1969年迁往塔河,1984年机场迁往新林区塔尔根镇。50年来,塔河航空护林站人在创业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索,在探索中奋进,始终不渝地艰苦创业、默默奉献,忠实地履行神圣职责。经过塔河航空护林站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气势恢宏、雄浑壮美的乐章。塔河航空护林站终于在发展的航道上扬起了“实施五大战略,实现航空护林跨越式发展”的风帆。

塔河航站为场站分设,飞机场设在新林区塔尔根镇南,距塔河县城17公里,航站设在塔河镇内。航期全员驻塔尔根飞机场开展航空护林工作,非航期在航站办公。

塔河航空护林站隶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为正处级事业单位,下设航护科、航管科、场务科、保卫科、人秘科、行政办公室六个科室。编制33人,实有职工31人,站长兼党支部书记1人,副站长2人,干部 14人,工人17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8人。1990年以来塔河站多次被评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塔河航站主要承担着黑龙江大兴安岭林伊勒呼里山以北10个县的森林航空消防任务,巡护航线3条,总长度1300公里, 巡护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600多公里。现每年配备飞机18架,开展的业务项目有巡护监测、火场侦察、机降灭火、吊桶(囊)灭火、索(滑)降灭火、化学灭火、空运给养、航空宣传、火场急救、航行管制、地面保障等,充分发挥了航空护林尖兵的作用。

塔河航空护林站的前身为呼玛航空护林站,始建于1955年,正值林业部第一次统一航空护林管理时期,林业部嫩江航空护林总站下设呼玛、桦南、海拉尔、敦化4个分站。1969年呼玛航站迁往塔河止,航站的土木工程基本建设除维修跑道和1962年建150平方米保伞室外,没有更大规模的投资。

1963年以前呼玛航站的主要任务是巡逻报警力争早期发现火情,除及时向航站电告外,还就近向居民点空投火报,为地面扑火队伍空投粮食医药及其他扑火物资。从1954年至1962年,呼玛站总计飞行(据史料不完全统计)约为1 700小时。由于飞机少、巡护区域广、航线过长、密度小,因而主动发现火情率不高大部分飞行是根据地方的报告侦察火场为地方防火部门提供指挥扑火的依据,给扑火队伍空投给养等。1963年至1967年,空降直接灭火22次,空降跳伞279人。这期间由于中苏双方订有护林双边协议所以在靠近中苏边境的特大森林火灾有时求助于苏联1959年韩家园子特大森林火灾苏联出动里-2型飞机5M-4型直升机10架,为火场空投给养,参与急救和运送扑火人员。

60年代正值中苏关系异常紧张时期,护林边境飞行控制严格,严重影响航空护林工作的开展,1968年中止呼玛调机由于呼玛机场距黑龙江仅数公里,飞机起飞总有越境的可能性存在,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外事纠纷,呼玛站1969往塔河。1970年春季塔河跑道工程完工后在土建工程尚未竣工前就调机开航航站工作人员及机组全部住在帐篷里。但因跑道翻浆飞机于62日调至加格达奇。从此,塔河机场一直关闭到1976年秋季。跑道翻浆的治理工程于1976年末完成后, 1977年春季开始航空护林。1977年至1986年秋航指挥权下放大兴安岭防火中心前10年间共飞行约3000小时,共侦察火场145个,主动发现95个,对36个火场实施机降灭火,机降人次为4 116人,扑灭火场面积121 1964公顷。

1979年由于新建塔河至十八站铁路通过塔河机场,塔河机场改建到新林区塔尔根镇(124°43’0 952°1323)塔河航站塔尔根机场的建设在林业部1979年海拉尔会议一站一队站队合一的建设方针指导下投建的,19849月交付使用。至此,塔尔根机场建成500m×30m×0.18m(仝结构)跑道1条,60m×40m停机坪1个,20m×20m的停机坪5个,机场综合楼1548平方米、导航台、储油罐、车库、食堂等附属设施; 1987年建成化灭车间150平方米 ,航站从此填补了航空化学灭火的空白;1998年在原来500米长跑道的基础上延长至670米,解决了化学灭火飞机起飞距离不够的问题。

1994塔河航站科技攻关小组进行的吊囊灭火实验取得成功,通过大兴安岭科委专家组的验收并给予高度评价,此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2000年6月20日在呼中自然保护区首次索降灭火并取得成功,为火灾扑救打开突破口; 2001年,塔河航空护林站正式接收航行地面保障系统,从此结束了航空护林飞行由民航部门保障的历史,这是航空护林发展史上一次历史性飞跃,现在由原来单一的后勤服务,已建设成为集护林飞行、航行管制、地面保障、后勤服务为一体的全功能新型航空护林站,为新时期航空护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多年来塔河航站先后参与扑救了大兴安岭1987年“5.6”大火、2000年6月呼中自然保护区山火、2003年“3.19”草甸森林火、“5.17”富拉罕山火、2005年秋季呼玛草甸森林火、2006年春季松岭798山火等森林火灾,此外还多次参加内蒙古、黑河等地区的扑火支援任务,在扑火救灾中达到了安全、及时、高效,为配合地面人员彻底扑灭山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飞机的空中优势作用。在扑救震惊中外的1987“5.6特大森林火灾中塔河曾经是最高指挥部所在地塔河航站曾经接待过李鹏田纪云和万里等中央首长的专机起降为十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指挥扑火提供服务在执行2006年春季松岭砍都河798火场由于我站工作突出获得了该火场国务院前指授予的“扑火优秀保障单位”的荣誉称号,1987年至2007年塔河航站共配备飞机126架,飞行4041架次,9802小时47分,侦察火场400个,主动发现火场261个,参与机降207个火场,机降扑火队员17624人,吊桶灭火飞行494架次(2000年开展吊桶灭火以来),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做出了贡献。

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六大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面对我国生态建设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严峻形势,新时期的森林航空消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为森林航空消防事业的大发展创造了难得的空前发展机遇,塔河航空护林站在新时期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走的更好。

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