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航空护林中心 > 科技文苑

绿海神鹰

绿海神鹰

——记海拉尔航空护林站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4月28日讯  

海拉尔航空护林站象雄鹰一样捍卫着呼伦贝尔森林草原;象海燕一样迎风博浪翱翔蓝天;象金雕一样虎视着侵害森林草原的每一处火焰;五十多年来,在捍卫森林草原的扑火战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拉尔航空护林站1952年由国务院农林办批准正式建立,隶属于国家林业部。1990年国家林业部将所属各航空护林站下放到所在地人民政府领导。承担大兴安岭东西坡森林草原防火空中巡护和直接灭火任务。当时使用的机型为有c-47型、爱诺-45型,进行飞机巡逻报警,监察林区火情等任务的飞行。当时工作环境,生活条件非常艰苦。50多年来,经过几代航空护林人的努力建设,历经风雨沧桑,走过了四上五下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使森林航空消防事业从由弱变强,为保护和发展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和呼伦贝尔草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海拉尔航空护林站在1997年经呼伦贝尔盟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为技术服务型事业单位,规格为正处级。领导指数3名,站长一名(正处级)、副站长一人(副处级)、总工程师一名(副处级)。内设5个科室(正科级)。调度指挥室、飞行观察科、航空灭火科、航行管制科、办公室。科级指数7名(52副)。人员编制31名。其文化结构为:研究生学历1人,大学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23人,中专学历1人,高中以下2人。专业技术结构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离退休人员12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全额管理。

 一、基本情况

海拉尔航站巡护区位于大兴安岭中段西麓,东部为大兴安岭山区,属天然次生林区,以落、桦混交林为主,优势树种为兴安落叶松,海拔在9001200米之间。中部为低缓丘陵,属农林交错带,林分组成以桦树为主,兴安落叶松为辅,海拔在700900米之间。西部为呼伦贝尔高原,海拔在650700米之间。在这一区域还分布有国家珍稀保护树种──沙地樟子松。巡护区地势东南高,略向西北倾斜,呈波浪起伏状。有林地334.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9.2%。

由于巡护区地处欧亚大陆东南中高纬度地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西伯利亚高压带控制,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四季温差大,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在320380毫米,年蒸发量为14451500毫米,是年降水量的58倍,尤其春季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227倍,≥5级(≥8米/秒)大风天108150天左右。

航护区总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现规划巡护航线7条,总长度2810公里,航护区内有呼伦贝尔市属六个林业局中的乌奴耳林业局、免渡河林业局、巴林林业局(部分)和沙地樟子松的故乡红花尔基林业局等4个林业局及鄂温克族自治旗地方林业的近5万公顷的沙地樟子松。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的乌尔其汗林业局64%的森林面积,库都尔林业局的两个林场、绰源林业局和绰尔林业局的一部分的森林防火任务。同时,还承担着鄂温克旗、新巴尔左旗、新巴尔右旗和陈巴尔虎旗5万平方公里的草原防火任务。航护区内的主要林相为沙地樟子松及落叶松、桦树、杨树混交林。是大兴安岭向呼伦贝尔草原的过渡带,也是蒙古国草原向大兴安岭延伸的过渡带。航护区内林、牧、农混杂交错,是森林草原火灾严重发生地区。所以,海拉尔航空护林站的航护区也是国家森林草原防火的重点地区。在常规情况下每年春、夏、秋3个航期租用飞机17架,其中固定翼飞机12架,直升机5架用于森林航空消防,年计划飞行近1200小时。

二、发展历程

海拉尔航站建站早,利用的是海拉尔日伪机场原址建设的之后又成为海拉尔民航机场。多年来,航站和民航共用一个机场开展航空护林工作,属林特航站。航行管制、地面保障是依靠民航和空管。经过50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国家林业局、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东北航空护林中心和呼伦贝尔市等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海拉尔航空护林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森林航空消防业务项目不断增加,从最初单一的巡逻报警发展到如今的空撒防火宣传单、侦察火情、机降灭火、索降灭火、吊桶灭火、航空化学灭火、指挥扑火、火场调查、培训观察员和扑火指挥员等等,已从简单的发现火情向采取综合措施直接灭火方向发展,成为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攻坚力量。森林航空消防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现代化管理设备在航空护林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火情监测中,在火场定位中,普遍采用GPS全球定位仪进行火场定位。

在业务数据管理中,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开通了航空护林局

域网,实现了信息共享。在通讯联络上,利用无线电台网,实现了空中(飞机)对地面(基地调度室、地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联络畅

通,迅速传递航空护林信息。

2002年海拉尔航空护林站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为加强内蒙古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力量,更好地发挥航空护林飞机的空中直接灭火优势,经国家林业局东航中心批准化学灭火基地设在海拉尔航站,成立了化学灭火机群。 化灭机群的组成,加大了海拉尔航空护林站航空化学灭火能力,保证了航空护林力量的科学合理配置,遇有火情,迅速调机,形成合力,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扑火方针。为充分发挥森林航空消防直接灭火的作用,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灭火方针,在2004年提出站、队一体化建设。即:海拉尔航空护林站、呼伦贝尔森林支队联合灭火作战一体化建设。重点突出飞机+森警部队的特殊职能作用,实现人机结合和快速、高效的灭火作战的目的。2005年我们联合修改、制定了机降灭火一体化作战规范,并得到了上级政府的批准。在实施站、队一体化建设以来,我们积极联合开展实战演练,以达到快速反应的目的。并在重点火险区、自然保护区建立简易直升机机场,实现一站多点的机降灭火网络。

1998自治区林业厅组建移动航站,实现了火场在哪里,飞机航行保障就移动到哪里的就地保障愿望,大大提高了飞行灭火的效率,真正实现了打在早、灭在小目的。2006年末交由海拉尔航空护林站代管。

三、基础建设 

海拉尔航站建站较早,基础设施、设备陈旧落后。机场综合调度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2000年投入使用。当时是为保障2架护林飞机机组食宿而建设,随着森林航空消防事业的不断发展。2002年成为航空化学灭火机群基地后,飞机数量由原来的每个航期2架飞机增加到现在的每个航期8架飞机,其航空直接灭火能力大大地增强了,机组人员也相应地增加到每个航期60人左右。使保障机组人员的食宿和日常生活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森林航空消防工作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为强化航空综合扑火能力,不断加强航站基础设施建设,使之与不断发展的森林航空消防事业相适应,使航站建设,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在2005年夏航期间,筹借资金35.2万元,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工作的要求。在东山机场综合调度楼南侧,新建一座附属二层楼,建筑面积300 平方米,其中餐厅120平方米、6间办公室、健身厅100平方米。安装了两台太阳能热水器,3台卫星地面接收器,可装备20个房间观赏50个电视频道,购买健身器材和乒乓球台。飞行员宿舍更新了床、衣柜、写字台、电视机,新购置了煤油炉具、厨具等。通过投资建设,改善住宿条件,为机组和航站职工提供了一个较为满意的生活空间。同时也尽力改善机场站区的面貌和环境,扩建机场站区5000平方米,新建铁艺围栏2000延长米,建设场区大门和地面硬化、绿化。

四、科技成就

海拉尔航空护林站自建站以来,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学习推广先进经验、开展科技创新等措施与手段,积极建设与发展森林航空消防事业。特别是通过对航空化学灭火和吊桶灭火的灭火有效性和性能适应性进行的应用与研究。一九九八年开展了“航化灭火技术的推广应用”科研工作。通过实验喷洒灭火飞行和实际灭火实践,探索出一套具有实际指导性的航化灭火实施程序和喷洒灭火作业技术要求,并结合呼伦贝尔林区的地形特点,森林类型和林火特点,研究确定了航空化学灭火对不同林型、地型及火势强度和无气象条件下航空灭火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安全有效地应用这项灭火技术奠定了适用理论基础,并在几次实际扑火应用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此项科研项目荣获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为增强直升机的利用率和航空直接灭火能力,于一九九九年进行了“直升机载加拿大吊桶灭火技术的引进应用”科研项目,经过二年四个航期的试飞实验和火场实际应用的检验,掌握了加拿大3542型灭火吊桶的结构、工作原理、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使用操作方法和要求。验证了吊桶灭火的实际应用性、性能可靠性、耐用性及灭火有效性,掌握了直升机水源上空悬停取水、挂桶飞行、喷洒灭火时的飞行驾驶技术要求,以及不同高度空速条件下提水有灭火水带的长度、宽度、单位面积受水量;不同风向风速条件下的灭火水带的飘称距离和飘散状况。总结了不同可然物类型,不同火灾强度和天气条件下的最佳喷洒灭火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制定了完整的操作技术规程。为直升机吊桶灭火技术的推广应用总结积累了资料。

    五、光荣榜

(一)、先进集体

海拉尔航空护林站先后获得了扑救1996年红花尔基“4.23”森林草原大火先进集体;扑救1997年柴河“5.2”森林大火先进集体。获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1996年1998年森林草原防火先进集体;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00年度、2004年度防扑火先进集体;获得中共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20022004年度森林草原防扑火先进集体;获得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2004年2006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集体。

(二)、先进个人

孔繁胜同志在扑救1997年“5.2”森林大火中成绩显著,被呼伦贝尔行政公署评为先进个人;获200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扑救雷击火先进个人;获2004年度国家林业局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个人;获国家林业局2001年-2003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获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员会、政府“第一次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梁宏杰同志获2005年度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颁发防扑火先进个人。

乌莉娅同志2004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颁发先进个人;获2005年-2007年度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授予防扑火先进个人;获2006年度呼伦贝尔市林业局优秀党务工作者。

贺国昌同志获1994年扑救红花尔基4.16特大火灾被自治区防火指挥部授予森林草原防扑火二等奖;获1996年扑救红花尔基4.23特大火灾扑救指挥工作中自治区防火指挥部授予防扑火先进工作者。获扑救红花尔基4.23特大火灾扑救指挥工作被呼伦贝尔市行政公署授予先进工作者。获1997年柴河5.2特大火灾被呼伦贝尔市行政公署授予先进工作者、自治区人事厅授予森林草原防火二等奖。

韩东久同志获1994年扑救红花尔基4.16特大火灾被自治区防火指挥部授予先进个人;获1997年柴河5.2特大火灾被伦贝尔市行政公署授予先进工作者;获2003年扑救额尔古纳市瓜地沟表现突出,被呼伦贝尔市政府通报表彰。

王景仁同志获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个人防扑火二等功;获2006年扑救免渡河5.25雷击火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先进个人。

陈刚同志在扑救红花尔基4.23特大火灾被呼伦贝尔市行政公署授予先进个人;获1997年柴河5.2特大火灾被伦贝尔市行政公署授予先进个人;获在东北航空护林工作中成绩突出2003年被国家林业局东北航空护林中心授予航空护林先进个人;获2005年-2007年度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授予防扑火先进个人。

洪雁同志获呼伦贝尔市行政公署授予1999年-2001年度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进个人。

赵彦样同志获2001年度呼伦贝尔市林业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4年度呼伦贝尔市防扑火先进个人。

龙海航同志获国务院扑火前线指挥部授予2006年扑救黑龙江、内蒙古三起特大森林火灾中表现突出获扑火先进个人称号。

张九龙同志获2004年度呼伦贝尔市防扑火先进个人。

李鹏同志在2001年获海拉尔市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会颁发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

笔名: